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会议 | 我院成功举办2021年公共管理青年学者国际发表能力提升工作坊线上论坛


为了发现、鼓励和培养新锐青年学者,提升青年学者的国际发表能力,2021年6月22-23日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线上召开了“公共管理青年学者国际发表能力提升工作坊”,邀请国内外知名公共管理学者介绍英文期刊,并对青年学者的英文论文进行评审。





6月22日下午,学院教授马亮主持工作坊的开幕式,学院执行院长杨开峰教授致欢迎辞。杨院长在致辞中指出,公共管理青年学者国际发表能力提升工作坊自2013年举办以来,坚持每年召开1-2次会议,成果显著,反响热烈。他很高兴看到中国青年学者聚焦中国治理场景中的变革,用英文讲好中国故事。


从近些年来工作坊的情况来看,青年学者的论文质量在显著提升。他指出,国际发表不仅需要用好另一种语言,更重要的是对接与扩展国际前沿理论。与会评议专家能为青年学者在理论、方法与表达等方面提供专业细致的指导,帮助优秀论文在国际期刊发表。他感谢各位专家与青年学者的参与,并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挪威奥斯陆大学政治科学系荣休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特聘教授Tom Christensen是工作坊的发起人和支持者,他在致辞中热情洋溢地回顾了工作坊的发展历程。他指出,很高兴参与本次工作坊,可以很明显看到近年来工作坊收到的论文质量在不断提高。他认为,提升青年学者的专业水平,重要的是增强其分析能力。来稿的文章往往长于定量研究方法,但是论文的理论化程度还需要提升。他提出,要不断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反馈,进而提升论文水平,这是青年学者取得进步的重要途径。



工作坊在两天全体会议版块中安排了3场主编论坛,邀请多份国际学术期刊的主编、副主编和编委会成员,介绍各自期刊的背景、发展历程、目标和宗旨、涵括主题等信息,为与会青年学者答疑解惑。参与主编论坛的学者及所介绍的期刊包括:


中国人民大学的杨开峰教授介绍了Public Performance & Management Review (PPMR),上海交通大学的助理教授潘浩之介绍了Urban Governance (UG),香港教育大学的副教授和经纬介绍了Policy and Society (P&S)和Journal of Asian Public Policy (JAPP),香港科技大学的吴逊教授介绍了China Policy Journal (CPJ)和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Planning (JEPP),美国休斯敦大学的副教授朱凌介绍了Chinese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CPAR),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助理教授程远介绍了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PAR),香港城市大学的副教授谢智伟介绍了Public Administration (PA),浙江大学的高翔教授介绍了Journal of Chinese Governance (JCG),清华大学的副教授刘志林介绍了Journal of Comparative Policy Analysis: Research and Practice (JCPA)。


在6月23日下午的全体会议中,Tom Christensen教授做了题为“如何撰写和发表英文论文”的讲座。Christensen教授从学术论文结构安排出发,对论文各个部分(引言、理论、方法、背景、实证描述、分析和结论)如何撰写进行讲解,剖析了高质量论文的特征,以及中国学者易犯的问题和注意事项。此外,Christensen教授也从期刊选择、投稿与修回的要点等方面对青年学者的国际发表进行悉心指导。



工作坊安排了8场平行分论坛,邀请24位全球各大高校的青年学者报告自己的论文,并请评审专家对论文进行点评,为论文修改完善提出建议。


6月22日下午

分论坛一 疫情防控下的公共管理活动时间


分论坛一由香港科技大学公共政策学部的吴逊教授与香港教育大学亚洲及政策研究学系的副教授和经纬担任评议人。


01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卢思涵介绍了研究“A Quantitative Measure of Performance Oriented Policy Mix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COVID-19 Treatment and Control of China”。该研究从政策组合角度来考察政策绩效,以中国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政策为分析对象,将“政策可见性”和“政策普遍性”整合成“政策组合特征指数”作为因变量,检验政策组合的应用对政策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政策组合特征指数”越高的城市政府政策绩效越好。

02

杭州师范大学的张皓分享了研究“How Public Health Messaging Translates into Residents Behaviour Change? -- A Qualitative Study on COVID-19 Prevention and Control”。这项研究运用扎根理论,利用中国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所采取“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联防联控”政策,探索政策如何将公共卫生信息传播给居民,进而尝试解释公共卫生政策促进人群认知转变和行为改变的作用机制。

03

美国匹兹堡大学的韩鑫介绍了论文“Public Service Resilience on the Cloud: State Mobilization and Digital Self-governance during and beyond COVID-19 Outbreak in China”。该研究采用比较案例研究方法,探究数字化背景下的国家动员与公共卫生协同治理。研究结合中国新冠疫情期间访谈和在线观察的定性数据,从数字自治的形成、模式、演变和结果等方面,探讨了数字自治如何在国家动员下促进公共服务弹性。

吴逊教授与和经纬副教授就概念界定、变量测量以及中国问题的普适性等多方面对与会学者提出了修改建议。


吴逊教授指出不熟悉的概念需要被深入定义,作者需要思考概念的真正含义,以及术语的被理解性。由于学者们的英文论文将面向国际,在全球环境下,作者要想清楚如何定义概念。作者需要思考“概念是否最相关、如何使变量测量更加准确”。


和老师指出不要混淆或者随意应用概念,一篇论文应该有核心概念,不能是太多太散的概念“堆砌”。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界定应该更为严谨。此外,两位评议专家同时指出,作者们需要思考“这些中国问题如何更有普适性,中国故事是否具有复制性?”。


6月22日下午

分论坛二 环境治理与区域发展


分论坛二由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潘浩之助理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张友浪助理教授担任评议人。


01

清华大学的李萌介绍了论文“Beyond Pollution for Promotion: Political Connection and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n China based on Firm Level Evidence”。该研究基于企业污染数据和政治精英数据库,考察政治精英的人际关系对中国地方企业污染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与省级领导有私人关系的地方官员所在地往往有更多的污染密集型企业,这也进一步证实了政治联系和高污染之间的因果关系;与外企相比,政治关联显著增加了内企的污染强度;研究也探讨了中国污染治理和绩效关系的“资源诅咒”、“职业激励”、“腐败污染”机制。

02

华东政法大学的李奕霖介绍了论文,“Fiscal Decentralization, Intergovernmental Cooperation and the Efficiency of Loc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Evidence from the Three Urban Agglomerations in China”。该研究利用2008 - 2017年中国长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的城市群数据,探究财政分权、区域合作对环境治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对环境治理效率具有正向影响,且只有长三角城市群政府间合作环境治理对环境治理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一发现为研究财政分权制度设计与环境治理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有力证据。

03

浙江大学的游晨汇报了他的研究,题为“The Price of Becoming a City: Decentralization and Air Pollution ---Evidence from the Policy of County-to-City Upgrade in China”。该研究根据2000-2018年中国的“县域升级”政策,考察了分权化与空气污染的关系。研究发现,在不改变政治等级的情况下,提升新城市的财政、行政、经济事务的权力会对空气污染产生影响,使城市更倾向于加强促增长的投资,加剧空气污染。总体而言,没有附加激励规则的分权对空气污染有负面影响。

潘老师和张老师就论文的题目、理论假设、研究方法和结论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点评,并提出修改建议。潘老师对论文题目怎样吸引读者眼球给出了其意见,并就论文方法和结论的处理以及论文结构的布局提出建议。张老师针对论文中的主要概念区别、数据的来源与处理以及研究结论和局限性等问题,给参会学者提出了详实的建议。


6月22日下午

 分论坛三 数字政府建设


分论坛三由挪威奥斯陆大学政治科学系的Christensen教授与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魏文池助理教授担任评议人。


01

北京师范大学的郭媛媛介绍了论文“Strange Phenomenon of ‘Zombie app’ in China: What Influences the User Activity of Chinese Government-provided and Business-provided apps?”。该研究采用多元回归方法,以北京市公共交通领域政府与商业机构提供的APP为例,探究用户活跃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用户偏好而非服务质量对区分两种软件用户活跃度有重要影响。

02

清华大学的李紫鹏介绍了论文“Triggering Digital Responsive Governance: The Portal Mechanism at the Window of the Capital”。该研究使用半结构化访谈和多元logistic回归方法,探究“首都之窗”门户网站如何影响政府回应性,以及这一影响如何作用于用户满意度,研究发现“首都之窗”形成了综合信息处理机制,信息处理时间、类别与用户满意度相关。

03

华中科技大学的周昱岑介绍了论文“The Agility of Digital Government in Risk Society Deriving a Comprehensive Theory through Interpretive Structural Modelling”。该研究使用DEMATEL-ISM模型,对公共管理与信息系统的文献进行分析,探究影响数字政府敏捷性的因素,得出了22个相关变量,划分变量的类别、层次并识别相互关系,指出当前数字政府敏捷性的概念有待拓展。

Christensen教授与魏文池助理教授就该分论坛论文的选题、理论和方法等多方面进行了细致的点评。Christensen教授指出面向公共管理期刊的论文应与公共管理学科有较强的联系,尤其要注重理论的一脉相承。在文章的结构安排方面,文献综述与理论是两个单独的部分,不能以文献综述代替理论;政策建议部分往往并不需要。实证论文不能陷于细节,而要聚焦核心发现,突出亮点。好的论文应该是沙漏型,从宏观背景不断收缩至具体的研究问题,在细节性的分析之后,不断上升,与文献对话,提升理论层次。


魏老师指出,研究的数据应注重多样性,避免共同方法偏差问题;必要时可以通过因子分析等方法识别核心变量;控制变量的选取也非常关键,应采取谨慎的态度,在与文献对话的基础上确定;混合研究方法要注意定量与定性方法的顺序安排。在文章布局方面,每一部分都应用扎实的证据作为支撑,讨论部分不宜太长。


6月23日上午

分论坛一 公共政策评估


分论坛一由香港城市大学公共政策系的谢智伟副教授与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马亮教授担任评论人。


01

山东大学的赵丹宁汇报了论文“The Social Policy Diffusion through Multiple Streams: The Event History analysis of Public Rental Housing Policy Adoption in China”。该文以多源流理论为分析框架,采用事件史分析,对2008-2021年中国城市公共租赁住房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中国城市的社会政策实施受多重因素影响,上级压力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

02

暨南大学的祝哲分享了研究“Through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or Public Service Motivation: How 'Dual-Track' System of Employment Impacts Emergency Decision Making?”。论文探析了应急队伍中就业“双轨制”对应急决策的影响,并提出两条路径来解释组织支持感知和公共服务动机的影响机制。该研究以T市一线消防队员为调查对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与组织支持感知的路径相比,公共服务动机的路径更能解释组织支持感知的因果机制。

03

浙江大学的陈思谨介绍了她的研究“The Value of Transition Period: Does the City County Merger Definitely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撤县设区已成为促进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然而其实际效果受到争议。该研究运用双重差分和三重差分模型对此进行探究,发现在撤县设区的过程中,设立过渡期对其经济发展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

谢智伟副教授和马亮教授两位评议人就论文的理论框架、研究主题、变量选择、研究方法和行文结构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点评。谢老师提出一篇好研究的“ABCs”法则,A:Avoid too many “rookie” mistakes,即避免太多的低级错误;B:Be theoretically and methodologically rigor,即要有严谨的理论和方法论证;C:clear, concise, consistent 即用语要清晰、简明、全文一致。作者应思考其研究对理论能做出什么贡献,以及如何让论文更有吸引力。此外,谢老师指出假设是用于验证命题的,因此论文的假设需要更加明晰,能够被读者理解。


马亮教授对研究主题的新颖有趣做出肯定,同时也建议作者可以使用更适当简单的研究方法。他指出作者可能需要更深入地思考被解释变量,思考工具变量的相关性,以及在展示时怎么样更好地呈现PPT。他针对论文的写作结构与行文顺序给出了具体建议,并为作者的研究提供了可参考的文献。在论坛的尾声,作者们与两位评议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评议人就其评审意见进行了更详细的解释,并针对目标期刊选择提出建议。


6月23日上午

分论坛二 地方政府绩效


分论坛二由美国休斯敦大学政治科学系的朱凌副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魏文池助理教授担任评议人。


01

华南理工大学的陈晓绚介绍了论文,题为“What Factors Drive Provincial PBB Policy Adoption in China?”。该研究采用采用事件历史分析方法(EHA),动态追踪了2002-2009年中央政府与31个省级政府采用绩效预算(PBB)的时间差异及相关因素。结果表明,政策启动不是单一因素的结果。省级财政负责人的受教育程度、中央政策的倡导程度、政府信息公开意识与PBB采用呈正相关。与此同时,省级政府间竞争、省级财政压力和财政支出结构与PBB采用呈负相关。

02

中国人民大学的王程伟汇报了她的研究,题为“Chinese Deputy Officials’ Influence on Budget Allocation: Political Power or Professional Ability?”。该研究比较了副职领导的专业能力和政治权力对预算分配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在威权体制下,专业能力在我国预算分配中的作用更为重要。这是较早对副职领导和预算分配的研究,为这种领导制度提供了新的思路,也证明了它的实际影响。

03

华中师范大学的谢华胜介绍了研究,题为“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ypes of Decisions, and Street-Level Bureaucrats: Evidence from A Survey Experiment”。该研究通过调查实验方法,比较了人工智能的使用和人类处理对判断力、客户意义和执行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智能使用对决策谨慎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执行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非程序化决策对执行意愿和自由裁量权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些发现进一步表明人工智能的使用可能会对不同类型的决策产生不同的替代效应。


朱老师与魏老师就研究论文的研究理论、变量选择、研究方法和行文结构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细致地点评,并提出建议。朱老师首先针对研究理论给出了具体的建议,指出在一篇论文中的研究问题需要清楚明了,概念的表述需要更加具体而精准。此外,她认为研究者需要在研究中说明使用了什么理论,清晰地阐述理论,并尽可能强化研究所需理论。魏老师针对变量选择的精准性、研究方法的适当性进行细致的点评,同时建议作者思考其研究对理论能做出什么贡献。此外,他在变量选择、方法分析上也提出非常详尽且适用的建议。


6月23日上午

分论坛三 组织协同治理


分论坛三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的程远助理教授与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张友浪助理教授担任评议人。

01

复旦大学的周凌一介绍了论文 “Bridging or Bonding? A Two-mode Network Study in Top-down and Bottom-up Environmental Collaborations in China”。该论文采用时间双模式网络分析方法,考察了2008-2020年长三角地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网络参与模式。研究发现,在自下而上的网络中,弱键配置普遍存在;桥接配置在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的网络中都占主导地位;行动者的同质性、层次和行动主题都是形成中国环境保护协同网络的重要影响因素。

02

上海财经大学的倪蓉介绍了论文“Do International Nonstop Flights Foster Influential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between the US and China?”。该研究采用准实验设计,探究中美直航对高影响力联合出版可能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国际直航平均增加了合作研究的数量和研究影响,但这种效果因地区而异,三线城市受益更多。结果通过了多种稳健性检验,支持了降低差旅成本促进合作的理论。

03

中国人民大学的张珺介绍了论文“Take Enterprises as Model to Achieve Rationalization: How do NGOs Use Benchmarking Management in Routine Activities?”。该研究使用个案研究方法,探究非营利组织如何通过标杆管理提升理性化程度,研究发现非营利组织从目标设定、内部管理、对外服务和语言修辞四个方面进行标杆管理,在价值、方法与工具层面以企业为榜样,这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效果与价值生产形成了多重影响。

程远和张友浪就文章的结构安排、理论贡献与方法应用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点评。程老师指出,论文需要以明确、重要、具有理论意义的问题为核心,指出矛盾所在。在讲中国故事时,可以回顾该问题的一般性研究,增强与既有文献的对话,提升研究的国际吸引力。进行研究设计时,应考虑有没有替代性的、更稳健的选择。他推荐大家阅读Andrew Van de Ven教授有关研究设计的著作和课程大纲。


张老师指出,在研究意义方面,如果提出文章弥补了某项空白,需要对这一研究空白为何需要弥补,本文是如何弥补等进行说明。在模型设定方面,需要考虑变量的层次性,避免多重共线性问题。在语言表达方面,科学研究应保持谨慎的态度和怀疑精神,对绝对性强的词汇怀有警惕;在国际发表方面,需要考虑什么是重要的问题,才能让国际读者对这一研究问题感兴趣。


6月23日下午

分论坛一 政府信任


分论坛一由挪威奥斯陆大学政治科学系的Christensen教授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刘志林副教授担任评论人。


01

浙江工业大学的张玉婷分享了研究“Overlapping Consensus: How do Impression Management Tactics Affect the Trust in Local Government?”。该研究采用实验和问卷调查的方法,考察印象管理策略对地方政府信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促进或保护类印象管理策略,都对地方政府信任和重叠共识产生了积极影响。调查结果显示,重叠共识在印象管理策略与地方政府信任之间起中介作用。

02

清华大学的丁美文汇报了论文“Benefits and Collective Resistance Intension: The Moderating Role of Trust in Government”。该论文以京津冀区域一体化(BRI)项目为研究对象,采用有序logit回归模型,探讨收益、政府信任与受影响居民集体抵制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收益与受影响居民抵制强度有负向关系,政府信任与受影响居民抵制强度有负向关系,政府信任负向调节收益与受影响居民抵制强度之间的关系。

03

广西大学的郭凯介绍了研究“Persistent Anti-corruption and Fluctuating Trust: How Can Anti-corruption Promote Government Trust Based on Mixed Cross-sectional Data Analysis in China”。该研究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混合横截面数据和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2013-2019年四个时段的横截面数据,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和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探究政府信任的发展趋势、反腐败绩效对政府信任的影响、以及公共服务效率与法治水平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反腐败绩效不仅可以直接提升政府公信力,还可以通过改善基本公共服务、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来间接优化政府公信力。

Christensen教授和刘志林副教授两位评议人就论文的理论假设、变量测量和行文结构等多个细节方面进行了点评。Christensen教授对论文的理论和文献回顾部分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并指出需要深化研究假设。他指出作者需要明晰自己的概念,而不是仅仅呈现已有研究的观点,一篇研究还需要呈现数据和变量的处理细节。此外,Christensen教授也提醒作者思考应如何让研究具有更加一般化的意义。


刘老师多次提及作者需要思考为什么要用英文写一篇论文?怎么样让研究与国际读者相衔接?如何提高研究在全球背景下的可理解性和吸引力?她指出研究假设依赖于理论构建,要从理论中发展研究假设,要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原因机制。此外,刘老师针对变量测量的精准化、数据和模型的应用以及指标的选取等方面给出详细建议。


6月23日下午

分论坛二 中国场景下的治理


分论坛二由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高翔教授和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公共管理系的王欢明教授进行点评。


01

清华大学的钱星宇介绍了论文“Sword of Damocles Hanging over Grassroots Cadres in China: The Mechanism of Penalty in Campaign-style Enforcement”。该研究通过对2020年湖北省13个城市地方纪检监察委员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557名受处罚干部的调查,运用扎根理论进行深入分析,构建了问责制的三条路径框架:“政策合法性建立在层级信任基础上”、“目标责任制导向的问责制”和“意识形态激励的动员”,有助于我们理解“运动式执法”的问责机制。

02

香港中文大学的王豪分享了他的研究,题为“Encouraging within Confining: Interpreting Macro-protest, Meso-protest, and Micro-protest in Xi’s Era”。该研究利用2013-2019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考察了中国抗议活动变化的影响因素。根据田野调查和已有文献将中国的争议政治分为宏观抗议、中观抗议和微观抗议三类。从抗议的经典政治理论出发,发现社会结构因素、个体资源因素、不满心理因素和政治机会因素可以共同解释这三种类型的抗议。

03

南京大学的刘军汇报了他的研究,题为“Forced (Un)willingness to be Promoted: Chinese Local Cadres in Rule Anomie”。该研究根据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数据,探究许多地方干部选择(不)被提拔背后的政治激励失效问题。研究表明,普遍接受的制度紧缩的归因不足以解释这些现象,但由此产生的规则失范迫使地方政府面临不消散的问责压力,最终导致干部“被迫(不)升职”的动机。有效激励官僚的关键在于明确干部成长规律,进行价值平衡,明确改革方向。

高翔教授和和王欢明教授对以上研究的研究问题、理论选择、分析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并提出改进建议。高翔教授指出,研究问题要清晰说明为什么的问题,研究的论点论据要针对问题进行深入解释,同时要思考数据、方法是否适用于其研究。王欢明教授针对论文中的主要概念区别、数据的来源与处理以及研究结论和局限性等问题,给参会学者提出了详实的建议。


两天的工作坊取得了圆满成功,与会青年学者积极反馈,通过期刊介绍增进了对国际发表平台的了解,从主题演讲中厘清了英文论文的撰写与发表的一些误区,从评议人的精彩点评中收获良多,明确了论文修改的方向。期待这些论文都可以得到修改和发表,推动中国青年学者在国际学术界讲好中国公共管理故事。

往期推荐



学术会议丨“中国共产党百年与公共管理学科发展”高端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成功举办

学术沙龙 | 赵益民:城市治理的地理学

学术会议丨新时代国家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学生培养的要求 中国大学生就业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学术会议|2021年中国经济发展秩序论坛成功召开


稿:马菊 史晓姣 张珺

编辑:曾桢



人  大  公  管

中国公共管理教育与研究引领者


欢迎关注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公众号


进入官网了解更多

http://spap.ruc.edu.cn/


欢迎关注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培训中心公众号 单位高端培训:010-82500112 个人课程研修:010-6251624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